03

2018

-

11

中外專家成都共商可燃冰開發與商業利用

分類:

行業動態


中新社成都11月1日電 (記者 賀劭清)“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的專家往往用傳統油氣田開發的思維模式,來考慮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但這二者其實並不一樣。”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西南石油大學油氣田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守為11月1日在成都指出,從開發角度可以將天然氣水合物細分為六級,不同類型的天然氣水合物應采取不同的開發模式。

  當日下午,由世界天然氣水合物研究與開發大會執行委員會和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十二屆世界天然氣水合物研究與開發大會在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校區召開。可燃冰的開發與商業利用,成為全球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能源企業代表熱議的話題。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雖然邁出了關鍵一步,但無論是基礎理論研究還是開采方法、裝備、運營模式等方麵都還麵臨巨大挑戰。”周守為指出,天然氣水合物、淺層氣、常規氣“三氣合采”可能是人類早期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商業性開發利用的有效途徑。

  2017年中國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可燃冰試采。這次試采成功是中國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占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采。

  西南石油大學校長趙金洲介紹,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十分豐富,僅南海11個賦存區就有85萬億立方米。中國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主要是“非成岩天然氣水合物”,沒有岩石骨架,開采時會麵臨泥沙入井、水合物礦體潰散塌陷等風險。

  “有研究表明,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量約為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與利用在未來將改變全球能源供需狀況。”世界天然氣水合物研究與開發大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挪威卑爾根大學教授Kvamme指出,天然氣水合物的商業利用是世界難題,中外專家應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進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利用。

  日本曾兩次嚐試開采海底可燃冰並提取甲烷,但由於海底砂流入開采井,兩次試驗都在中途被迫中斷。日本千葉大學教授Hitoshi Tomaru分享了日本天然氣水合物開采的經驗與教訓。他指出,日本希望能延長甲烷水合物的開采時間,減少開采成本,目前還有一些技術難題需要突破,希望有更多企業能參與到日本天然氣水合物的開采中。(完)

本文轉自中國煤炭新聞網

更多公司信息

歡迎關注【888集团电子游戏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